高分子科学系2016级本科生班 组织形势与政策课实践项目开题答辩
发布时间:2017-12-05

12月5日中午,高分子科学系2016级本科生班形势与政策课实践项目开题答辩班会在光华楼东主楼511教室举行。

形势与政策课是复旦大学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的政治必修课程,除了每学期两次对于当下形势以及相关政策的理论学习之外,每学年还安排了一次课题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实践能够提升自身技能,同时也对课程内容、当下国内及国际形势以及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有更加深入地理解。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是班内各形势与政策实践项目的开题答辩。藉由此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将获得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实践项目。

2016级高分子科学系全体本科生共组建了四个调研小组,由各组组长负责答辩展示。希德书院团工委书记金大森、班级辅导员钟凯旋作为答辩评委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为各项目组提供指导意见。

冯十六小组选择“一带一路”为主题,以上海为例探讨中国与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进展。首先介绍项目的背景为2015年“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2017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的《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随后提出此次实践的三个目标: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文交流活动的发展情况、分析人文交流活动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局限以及最终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最后明确了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及小组分工。

随后姜卓成小组进行答辩。他们以共享汽车为对象,以上海市为例研究共享汽车运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在介绍了共享汽车这一概念后,组长姜卓成分析了共享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研究方法以及项目实施计划。

王郸小组则将目光聚焦于碳排放,以上海市为例探索十九大背景下碳排放政策的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除了介绍课题相关背景和研究方法之外,他们小组还展示了课题的预期成果及呈现形式。此外,还列出了十分详尽的实施计划。

最后答辩的周诚达小组则选择以工业旅游为切入点,研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组长周诚达首先介绍了工业旅游这一较为陌生的概念,随后介绍了调查方式和预期目标,最后展示了实践项目的实际意义:在增强学生对于工业旅游发展的理解的同时,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对政策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