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骄阳热胜火,立足旦园绿如蓝”,伴随着夏日午后的晚霞和旁晚懒散的微风,2016年毕业季也如约而至。6月23日晚18:30,由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团学联主办,以“青春飞扬,梦起燕曦”为主题的2016年系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在跃进楼424顺利举行。系党委副书记朱莹老师,研工组长王芳老师及系学生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分享会。本次交流会主要分为经验分享、互动提问两个环节,由研究生王青主持。这次毕业生经验分享会邀请到陈仓佚、章雨婷博士及邓瀚林、沈文佳硕士四名毕业研究生分别就科研、生活、择业、出国等多个方面展开分享、交流。
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合影
毕业经验分享会活动现场
交流会伊始,朱莹老师介绍每年的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是我系研究生的传统活动,希望广大同学珍惜机会并积极参加各类朋辈分享活动,她还对研究生团学联本学年的工作给予充分地肯定,并鼓励团学联“立足实际,力求创新”的服务理念,最后朱莹老师介绍了四位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他们在读期间既是学习科研上的强者,也都是具有多年党龄的学生党员,在各研究生支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次活动也是今年系学生总支“两学一做”教育教育中的一次特殊党课,希望广大同学学习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从他们学习成长的历程中汲取力量,也祝愿毕业生们在未来的路上谱写人生新乐章。
首先,博士毕业生代表陈仓佚(博士,指导老师:邱枫,毕业去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主要就求职及科研经历两个方面展开了分享。五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成就了五年充实的岁月。每一个走过的脚步都是一次美好的尝试,每一次成功都源于一种传承的积淀,这也许是陈仓佚五年博士生涯最真切的体会。在同学的眼里,陈仓佚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四川老家的国家重点单位绵阳九院工作,他说“这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的兴趣所在”。对于科研,陈仓佚师兄也是一丝不苟,他建议并鼓励师弟师妹们珍惜来自不易的学习机会并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科研生活。接着,章雨婷(2011级直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多次获得者,指导老师:汪长春,毕业去向:国企协鑫集团)也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多提问多思考多交流。她说博士是一个人孤独的远征,也是集体思想的狂欢,五年的博士生涯不仅仅使得她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历练和成熟。随后,邓瀚林(硕士生,复旦大学“十佳本科生辅导员”,指导老师:李卫华,毕业去向:某知名外企)主要就求职经历展开了分享。他认为,对于求职而言,关于自身的认知、了解和准备往往比简历本身更为重要,同时也鼓励大家拓宽自己的生活圈和兴趣爱好,多征求朋友、师长的建议,这样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尽快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最后,沈文佳(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指导老师:俞麟,毕业去向:加州伯克利大学)主要就出国留学的途径、出国留学的准备条件及国内外高校培养方式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在分享会的最后,沈文佳说“在复旦的这几年,使她从一个经常打碎瓶子的小师妹成长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师姐”。“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沈文佳最喜欢的句子。在最后谈到科研时,她很真诚地说“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不意味着无所事事,那也不意味着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努力。但无论活成怎样,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勇敢地面对自己喜欢的生活,给自己点时间,你最终一定不会一事无成”。
章雨婷(左上)、沈文佳(左下)、陈仓佚(右上)、邓瀚林(右下)
观众互动
此次毕业分享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系不同年级和课题组间研究生间的交流,宝贵的经验不仅为在读研究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极大鼓舞了他们为青春、为梦想拼搏的斗志。华丽的毕业礼即将落幕,崭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最后祝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16年毕业生们扬帆远航,一帆风顺。
撰文:马前
摄影:曹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