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高分子,智创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0-04-21

      4月18日,高分子科学系第十四届高分子人节开幕式以线上会议的方式顺利举行。150余名师生齐聚云端,为这一年一度独属于高分子人的狂欢拉开帷幕。本次开幕式与创新创业论坛相结合,由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王芳老师主持。

      首先,王芳老师介绍了本届高分子人节系列活动的整体安排。虽然因为疫情无法返校,但为了将“复旦高材生”优秀的品格、坚持的精神传承下去,也为了丰富同学们居家的学业及课余生活,本次高分子人节将以“云聚高分子,智创新未来”为主题,在4-5月份陆续开展一系列线上活动,为高分子人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本次开幕式邀请到校团委副书记张志强老师作为特别嘉宾。张老师首先对高分子人历年来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从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背景、参赛要求、赛道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赛的整体安排和注意事项。提及到历年来我校参赛情况,张老师有感而发,真诚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当时陪伴高分子团队参赛过程中的难忘经历与激动心情,并鼓励大家积极报名今年的创新创业大赛。话语中流露出对高分子人的殷切期望以及今年赛事再创佳绩的信心。

      在与张老师一对一交流环节中,高分子人踊跃提问。无论是对于同学们现阶段遇到的大赛专利归属要求的困惑,还是对申报人员身份要求的顾虑,张老师都给予了清晰的解答,也对由于时间原因没来得及提问的同学通过联系辅导员等其他渠道向他提问表示热烈欢迎。开幕式还邀请到了三位2019年“互联网+”大赛获奖的优秀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团队的参赛经验。

      第一位与大家分享的是彭慧胜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廖萌。其团队研发了具有较高性能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纤维,获得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上海市金奖等多项奖项。他从大赛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极高的含金量等方面讲述了自己选择参赛的原因,强调了前期组建团队、制作PPT等准备的重要性。并以自己团队的参赛历程为例,从主观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不同赛段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心路历程,比如如何由“技术思维”转变为“产品思维”,提出了诸多实用的建议。

      第二位与大家分享的是生物大分子课题组硕士生王海鹏。其团队成功研制了丝蛋白骨钉等产品,打造了开启生物智能时代骨修复领域的“金钥匙”,荣获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上海市金奖等多项奖项。他带领大家浏览了其团队项目的展示PPT,对每一页的内容安排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团队介绍、核心技术说明以及未来战略规划等。他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短时间展示中突出自己项目独特优势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多参加培训、记录每次评委提问不断优化自身、加强团队合作等比赛过程积累的宝贵经验。

     第三位与大家分享的是管理学院16级本科生黄建凯。其团队项目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精准治疗方案,获得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他从技术人员略微薄弱的商业逻辑角度出发,对创业经验进行了分享,提出了许多易被忽视却极其重要的理念。他通过假想场景生动地说明了创业者讲演时,讲一个商业故事而非做一个学术报告的重要性。他谈到“创业者要着眼全局而非局限于技术总监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对比具体说明了什么是评委喜欢看到的PPT,也强调了产品思维的重要性。最后,他指出了商科队友与高分子人相比,在思维、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并分享了如何通过简历筛选出最契合队友的经验。“学历不等于能力。”诸多理念让出席者受益匪浅。

      三位优秀代表分享完毕,研会创新创业俱乐部部长贺聪泽回顾了近年高分子人双创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并表示对今年大赛同样充满信心。随后补充介绍了今年的“互联网+”大赛参赛细节,提出自己对于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建设构想。他在动员大家组队报名的同时,不忘风趣幽默地提醒高分子人不要顾此失彼。他指出,大赛在给予我们历练机会的同时,也必然需要我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高分子人要学会平衡学业、科研及比赛上的投入,切忌顾此失彼。交流环节中,同学们也就创新创业俱乐部规划方面尚未理解的问题进行咨询,得到了贺部长的耐心解答。

      在这场云开幕的最后,同学们纷纷打开摄像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合影留念,王芳老师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想念之情。第十四届高分子人节开幕式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高分子人节系列活动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我系还将继续开展“云创新、云聚合、云校庆、云科普”等一系列活动,届时期待高分子人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