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2016级自然科学试验班学生开放。30多名学生在高分子科学系分团委学生会的组织下,参观了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各楼层课题组、公共仪器平台以及国重展示厅。
本次活动也是继上周彭慧胜教授的导师论坛之后高分子科学系的又一场分流宣讲系列活动,旨在让大一新生能在和学长学姐的交流中,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系内各课题组的近距离接触中,学习到更多与高分子学科相关的知识,激发对高分子学科的兴趣。
活动前期系内进行了精心地组织,在高年级研究生中挑选了多位颇具亲和力、学术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跃进楼和袁成英楼各楼层的讲解员,由他们负责介绍每个楼层各个课题组的墙报以及重要的仪器设备。
当天,系分团委书记王丹妮和2016级辅导员钟凯旋全程陪同参观,活动组织有序,气氛轻松。首先由雷科文学长向同学们介绍了一楼丁建东教授课题组的相关情况,在他详细而又耐心地讲解下,丁教授课题组在与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等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一览无余。二楼孙璐艳学姐介绍了汪长春、杨武利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磁纳米复合材料吸引了一大批同学的眼球。热情的张振学长介绍了他眼中最美的三楼课题组,在介绍了热胀冷缩膜之后,更有不少同学积极提问。四楼和五楼的课题组也不甘示弱,王雅娴和张卿隆带大家认识了汪伟志卢红斌等课题组研究的热门方向石墨烯,何军坡课题组研究的新型聚合反应,还有杨玉良、邱枫等课题组用计算机来进行理论模拟研究,以及邵正中陈新课题组受到蜘蛛、蚕和贝壳等自然界小动物的启发,利用高分子技术来研究结构、制造性能更优的材料。
随后,在仪器平台孙畅老师、朱明杰学长的带领之下,同学们继续参观袁成英楼,近距离观察流式细胞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在三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展厅中,同学们更清晰地了解了复旦高分子科学系的发展历程,瞻仰了老一辈高分子人的光辉事迹。展厅内陈列的可穿戴的纤维状能源器件、航空航天用特种自润滑零部件、高速双轴拉伸聚丙烯专用料等前沿研究成果也吸引得不少同学驻足观看。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复旦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最“年轻”的一个,它于2011年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国重点学科为主体依托学科。大一新生们通过这次活动,更早地接触到了高分子学科的前沿知识,体会到我校高分子科学系的深厚学术底蕴和强大科研实力。同学们在与学科前沿和先进设备亲密接触之后都有非常强烈的反响,2016级自科1班的高润华同学表示:“这次参观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使我开了眼界,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种高尖端实验仪器,还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各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实验思路,比如利用水凝胶对药物进行缓释、利用一些材料冷胀热缩的性质实现精准光控等。实验室里,许多学长学姐在我们参观时仍在忙碌,有的在计算机前分析数据,有的面对试管低头沉思;讲解员在讲到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时也眉飞色舞,神情中不乏自豪之色。我想,这种思考时的充实和言谈举止间的自豪便是科研的乐趣所在吧。”
(撰文:杨日易;摄影:钟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