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高分子科学系举办了第十场聚合讲坛特邀学术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万泰教授作主题为“自稳定沉淀(2SP)聚合技术和应用”的报告。本次报告由系主任彭慧胜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杨教授从两个背景故事娓娓道来。第一个故事关于疫情和化学化工史:杨老师指出历史上疫情期间的思考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的规律,幽默诙谐地通过牛顿在鼠疫期间安静思考得到牛顿三定律和我系丁建东教授在校隔离57天提升科研能力的例子,勉励同学们在疫情期间沉着应对、潜心科研。
杨教授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是中国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姚建年院士提出的“主流分子”和“国计民生”两个概念,由此引发“主流高分子是什么?”、“高分子化学该怎么做”的疑问和思考。杨教授带领大家回顾高分子简史,可以发现:高分子学科发展的推动力一是高分子概念的明晰与高分子化学的发展,通过一系列聚合方法制备了聚合物;推动力二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聚烯烃工业的发展和繁荣。由此回答了“‘主流高分子’和‘主流高分子化学’是什么和该怎么做”的问题,即“主流高分子”要解决原料工艺市场的问题,而“主流高分子化学”应该提供聚合改性方法(化学),解决资源与聚合技术的问题。
报告的第二部分,杨教授围绕2SP聚合发现、机理及特点展开。针对传统聚合方法和催化剂带来的O、N毒化难以合成极性共聚物以及混合烯烃未得到有效利用这两个问题,杨教授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系统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均相聚合方法——“自稳定沉淀聚合”技术。与传统乳液/悬浮/分散聚合不同,该聚合体系不使用任何稳定剂,通过静态聚合及自成核-表面沉积增长过程,形成由粒径均匀的聚合物粒子和分散介质构成的稳定胶体;经简单的自沉降、过滤或离心分离,即可得到纯净的聚合物产品。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杨老师阐述了该聚合技术的学术和工业意义。2SP聚合技术补充完整了高分子工业链,可使石油化工/煤化工中巨量废弃烯烃资源化。这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将构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最终为国家做出贡献。最后,杨教授呼吁科研工作者关注主流高分子和高分子化学,以解决真问题。
这场学术会议不仅为在封闭管理中的师生们开阔了学术视野,更振奋了大家的科研精神,增进了大家的科研热情,从而营造了积极的学术氛围。
供稿:段郁
资料来源:复旦高材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