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高能——高分子前沿进展系列学术报告学习回顾
发布时间:2022-03-29

2022316日,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复旦大学正式进入准封闭管理模式,对此高分子科学系党委迅速组织响应,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保障。特殊时期,特殊关爱,高分子科学系办公室迅速组织安排,从318日起举办高分子学科前沿进展系列学术报告,在“气泡”内外的高分子科学系师生在特殊时期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第一场系列学术报告于318日举办,本次报告会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副系主任杨武利教授主持,特邀高分子科学系系主任彭慧胜教授、青年研究员陈茂和高悦老师作报告。

    先彭慧胜教授围绕“高分子纤维器件”这一主题,从纤维储能器件、纤维发光器件、纤维传感器等不同方面介绍了课题组乃至整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青年研究员陈茂老师则首先介绍了含氟材料在生活的应用:医疗、防腐部件、涂料等;然后介绍了含氟材料的发展史,由此引入主题:含氟聚合物合成。最后青年研究员高悦老师以“高分子材料调控锂离子传输和沉积”为主题作精彩报告,总结了扣电转变到软包电池以及其他拓展所面临的现实性和挑战。


第二场系列学术报告暨实验室安全管理线上分享会于319日举办,高分子科学系朱亮亮教授为大家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题报告,会议由聂志鸿教授主持。

朱亮亮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细胞房安全管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分享报告。他系统总结了有机材料类实验室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叮嘱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增强个人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处理各种应急实验突发事件的能力。随后,副系主任丛培红老师结合实验室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报告会最后,高分子科学系王国伟老师、汪莹老师、陈国颂老师和高悦老师也分别结合自己经历,分享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和安全实验的体会。


第三场系列学术报告于321日举办,本次报告会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副系主任杨武利教授主持,本次报告邀请到了高分子科学系邵正中教授和李卫华教授。

邵正中教授围绕“动物丝及其丝蛋白的研究”展开了报告,先后介绍了丝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相应的理化性能,以及丝蛋白基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李卫华教授首先为在场所有的学生与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科学观,对所有投身科研工作的学者送以真诚的赞美与祝福。随后,李卫华教授以嵌段聚合物自组装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介绍了在不同嵌段种类、不同拓扑结构、不同自组装环境下,嵌段聚合物形态各异的自组装结构。


第四场系列学术报告暨第十六届高分子人节特邀报告于322日举办,本次报告会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王芳老师主持,报告邀请到了高分子科学系两位新晋青年研究员千海老师和冯雪岩老师。

千海老师以诺贝尔化学奖出发开始了本次报告,强调了科研的原创性与创新精神,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科研的意义。接下来千海老师介绍了自己博士期间所关注的氟发光化合物,着重介绍了自己从事的高分子力化学范畴—力致变色。期间千海老师还鼓励同学们确定好个人生涯规划,鼓励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能够充实自我。冯雪岩老师从自身的求学历程出发,鼓励本科生及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历练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还以自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科研为例向大家生动地描绘所经历的科研趣事。随后,冯雪岩老师聚焦软物质的三维多尺度展开报告,详细介绍如何对亚晶胞的三维多尺度进行精确研究。

系列学术报告中老师们娓娓道来,同学们踊跃发问,彼此间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交流。虽然正值校园准封闭阶段,但仍然无法阻碍大家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前沿了解的热情。经过这一系列学术前沿进展的报告,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宽,对于科研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热爱。


当疫情暂时阻隔“面对面”交流,高分子科学系老师们把讲台搬到线上,把关心关爱和坚持学习的纽带系得更紧,拉得更长。在此特殊时期举办高分子学科进展学术系列报告会,从学术影响上对系内学生大有裨益,其次充分发挥了抗击疫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相信系内师生一定能度过本次难关,并在接下来的科研工作上顶住压力,奋楫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