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进三十载,聚合开放启未来。今年,是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建系30周年,从1958年创建学科到1993年正式建系,作为我国最早从事高分子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复旦高分子在于同隐先生带领下,不断推动基础和应用研究进步,培养了大批高分子领域创新人才,促进了国民经济和核心产业发展。
三十而立,更上层楼。以建设世界一流高分子学科为愿景,复旦高分子人将继续传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优秀传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第一个复旦”建设,谱写“一流之路”的新辉煌。
10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30周年系庆大会在光华楼举行。“站在新起点上,希望高分子科学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为学校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沿贡献更大的力量,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
本次活动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共有14位院士出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美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程正迪,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教授吴奇,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颜德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江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此外还有兄弟高校相关院系及科研单位的代表、企业界代表、校友代表参加活动。
会上,各兄弟高校相关院系发来贺信或赠送纪念礼物,高分子科学系教育发展基金在会上揭牌,当天下午还将举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成立三十周年报告会。据悉,本月16-22日,作为10月“文化校历”的重要版块,高分子学科周陆续举办一系列庆祝和学术活动。
边干边学,奠基学科
何谓“一流”?三十年前的建系之初,复旦高分子人就立下了志向。
1993年5月14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首任系主任杨玉良却直言“感到惭愧”,“因为我们连容纳50人的会议室都没有”,当天的成立大会只能借用物理楼的会议室。
1993年,复旦大学批准成立高分子科学系和高分子科学研究所
即便如此,“复旦高分子应该是一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有‘一流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艰苦创业的精神’,而复旦高分子一向就有这种精神’”。杨玉良在会上的这番话,为复旦高分子的“一流之路”锚定了新的起点。
更早的起点,则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我国的高分子科学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由于国家发展高分子工业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设高分子化学研究所与高分子教研室,成为我国最早从事高分子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用程正迪院士的话说,复旦高分子走过的路,可以说是半部中国高分子事业发展的历史。
1958年成立的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最初在复旦,没有一个人学过高分子,甚至大家都没有听过这个名词。出任副所长与教研室主任的于同隐,曾在有机合成领域浸润十几年,四十多岁毅然转到高分子化学方向,承担起引路人的角色。经过几年努力,他带领大家自力更生建成较为完整的高分子科学教研室,设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艺和高分子辐射化学四个组。
没有教材,没有师资力量,没有仪器设备,怎么办?于同隐的回答是“边干边学”。当年,化学系本科三年级的一批学生提前毕业,留校担任高分子专业青年教师,为提升师资水平,于同隐派部分青年教师到中科院化学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从有机化学跨到物理等学科,数学成为了一道坎,他便请来数学系教授上课,带领大家一起学到深夜;为了跟上国外最新学术进展,于同隐专门给青年教师开英语小班,讲授化学专业用语……
1960年代,于同隐教授(中)和同事何曼君(右)、郭时清(左)在实验室
“十七讲”,如今已是中国高分子学科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有名词——于同隐带领青年教师翻译西方高分子科学学术著作,组织十七次高分子化学专题讲座,初步建立了高分子教研体系基本框架。
筚路蓝缕、白手起家,“一流的精神”也由此生发。于同隐的开山辟路之举,不仅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形成了团结、勤奋、好学、深思的复旦高分子学科文化。当年还是青年教师或学生的江明、杨玉良、府寿宽等人,后来都成长为我国高分子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他们的齐心建设下,复旦高分子的教学科研体系日臻完善。
1980年代于同隐先生(右)与江明(左)在跃进楼实验室
正式建系后,复旦高分子学科迎来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和2007年,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科均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建设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如今,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已基本形成科研装备齐全、基础与应用并进的高分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高分子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顶天立地,服务国家
20世纪初,化学界普遍认为具有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只是小分子聚集而成的胶体颗粒。直到1920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首次提出小分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高分子长链,高分子学科由此诞生。
“高分子学科从一开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始终是多学科交叉的,跟物理、化学、医学、能源、微电子,甚至可以是文物保护。”复旦大学高分子系主任、教授彭慧胜认为,高分子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在理论上极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但无论“飞”得多高,由于高分子材料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最终也会落地,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服务于人类社会。
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复旦高分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组装、生物高分子、光电能源高分子和高分子工程等基础与应用前沿方向都逐渐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涌现出大批原创成果。
生物高分子,便是于同隐年近七旬时开辟的全新方向。“先生当时年纪大了,但在学术上依旧敏锐。他建议我从中国特有的蚕丝入手,从高分子科学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师从于同隐攻读博士学位的复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邵正中回忆道。2002年8月15日,邵正中关于蚕丝的研究成果以简讯形式发在Nature上,翻开了中国高分子科学研究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崭新一页。
2002年8月15日,邵正中关于蚕丝的研究成果以简讯形式在Nature上发表,这也是中国第一篇高分子方向的Nature论文
创新突破,奋进一流。从江明团队研发大分子自组装的新路线,到彭慧胜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设计了普适性的纤维器件结构模型,复旦高分子科学系30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重要科技奖励4项,成果多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IUPAC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等。
岁月更迭,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是复旦高分子人不变的坚守。几十年间,复旦高分子逐渐形成从理论到技术再到规模化应用的科研成果转化全链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国防等关键装备中,突破了系列“卡脖子”技术,推动了国家核心产业领域发展。
生物大分子课题组合影
“做实际应用的人,必须随时想着与理论结合。而做理论的人,一定要有能力下沉下去,为实际的材料开发做出贡献。”杨玉良如是总结。从化学到物理,理论到实验,从实验到材料,继而到先进材料,他的研究领域不断切换,无不源于对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使命担当。
杨玉良曾先后多次担任“973”和“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将多年来积累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解决通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大产业难题,创建“理论模型为先导、结合实验验证指导工业试验”的研究模式,从重大需求问题中抽提具有共性的基础研究问题并予以解决。这不仅彻底改变我国原先相关战略性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更创造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典范。
杨玉良领衔973项目PE-100专项课题组与企业研发人员技术交流
师道传承,作育英才
如果说“做一流的科研”是复旦高分子事业发展的指路明灯,那么“培养一流人才”便是延伸、拓宽这条“一流之路”的内生动力。
在创建高分子学科的过程中,于同隐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培养了大量高精尖人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大家的研究方向并不固守一域,而是百花齐放。这一人才培养的独到之处,被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称之为“于同隐模式”。
1980年代,于同隐先生和他培养的研究生们在跃进楼前合影。于同隐(中);左起一至四:程为庄、董描升、杜强国、徐又一;左起六至九:黄骏廉、葛明陶、杨玉良、姜传渔
几十年来,几代高分子人不懈探索实践“于同隐模式”,形成了以“尊重学生、甘为人梯、敢为人先、心怀大局”为内涵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精通前沿理论和产业应用的杰出创新人才,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所谓“于同隐模式”,其核心还在于“尊重学生”——不限定学生的研究兴趣,而是确定一定领域后,让他们充分发挥才智。这用杨玉良的说法是“放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他们自由成长。当然,老师并不是完全“放羊”,而是手里有“绳子”,随时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度与碰到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培养学生成长为专家甚至名家。
“很多人都说于先生是最成功的导师之一。”复旦高分子1989届博士毕业生、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说,尽管跟随于先生读博只有三年时光,但先生“平等待人、关爱学生”的育人理念影响了自己一辈子。从教多年的他,也始终勉励自己要像先生那样,“做老师就要对学生好,要努力让学生变得更好”。
据统计,复旦高分子毕业生中,有100多名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担任教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科学突破奖等国内外奖励200多项,引领世界高分子学科发展;产业领军人才辈出,有企业创始人28人、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高管190余人,近七成毕业生遍布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等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获得“互联网+”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金奖等国家级奖项17项、省部级奖项21项、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亚军等重要国际奖项3项。
千里电池团队获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叮咛科技团队荣获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
柔电科技团队荣获2022年第八届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2020级硕士毕业生顾思怡在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度过了7年时光。从捧起“挑战杯”全国金奖奖杯到入职华为从事科研工作,正是“顶天立地”四个字激励她一路迎难而上。“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尝试在‘挑战杯’大赛中思考临床需求,在工作中直面‘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高分子人。”她说。
2002级高分子科学系校友罗小帆毕业7年后,与复旦师兄弟共同创业,目前公司主营业务3D打印已做到细分领域行业领先。回望大学生涯,他仍对本科课程的难度记忆深刻,“以至于出国读博后发现有的专业课比本科阶段的更简单”。扎实的知识基础、争创“一流”的学科文化,支撑他在创新之路上步履不停,努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罗小帆口中的“硬核”课程,就包括《高分子物理》这门最核心的本科教学专业基础课程。历经几代高分子人传承建设,这门课已走过约40个年头,今年4月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课程用书是最早的全国通用教材,至今也是被采用最广泛的教科书之一。
《高分子物理》(1983、1990、2007年版)
2000年,高分子系教授张红东接手这门课程,因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深入浅出而广受学生好评。20多年里,他一改过去过于偏重定性归纳、欠缺定量推演的教学方式,让物理真正融入高分子教学。“这门课既拥有艰深的理论,也能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研发,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高度结合。”他希望编织更加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赓续“一流”,再攀高峰
30年来,从邯郸校区跃进楼到江湾校区新高分子楼,日夜穿梭的身影,见证着复旦高分子人在这条“一流之路”上开拓进取的努力。
邯郸校区跃进楼(右)与江湾校区高分子楼(左)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成立;1999年,晋升为首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科技部经严格评估,升格其为“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底,高分子科学系整体搬迁至江湾校区新实验楼,实验空间与仪器设施跃上新台阶。
1994年,“国家教委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揭牌(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
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平台与空间。今天,位于新高分子楼的实验室共享仪器平台拥有96台套先进仪器装备,其中包括300kV冷冻透射电镜,总价值约2.1亿。值得一提的是,平台提供全时段开放共享式技术服务支撑,配有十多位技术专家,具备新型仪器自主研发能力,有力支撑上海乃至全国高分子前沿基础和战略产业的发展。
共享仪器平台
2021年加入复旦高分子的青年研究员汪莹,正在此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在她看来,复旦的共享仪器平台比她在国外接触过的设备更完善。“我们的学生经过严格培训后,现在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操作仪器,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在共享仪器平台隔壁的展厅中,也还静静摆放着江明在上世纪80年代自行搭建的高分子专业的第一台GPC仪器,提示着年轻人们前辈一路走来之艰辛。“我们当时所有仪器的价值加起来,不超过现在一台仪器的价格。”江明不禁感叹。
当一个人登上高山,就会向更高的山头进发。今天,新一代的复旦高分子人正以珠穆朗玛峰为目标进发。
“衷心希望在我们复旦这片沃土上,诞生引领未来的科学王朝,建立影响世界的创新中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彭慧胜提出了新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培养引领国际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产业难题的世界杰出创新人才,做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发明革命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技术。”
目光所向,是一条辟于莽原、直上巅峰的大道。这,正是一代代复旦高分子人闯出的“一流之路”。
来源:校融媒体中心
原文链接:https://news.fudan.edu.cn/2023/1022/c4a13748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