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闪耀青春 ——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党支部2025年7-8月组织生活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向“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于8月围绕暑期实践、经典分享、时事讨论等多个角度,开展了系列组织生活,推动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青年党员在思想、认识层面的进步。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2025826日以实践形式开展8月份的组织生活,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活动。本次组织生活将学习课堂移至实验室一线,联合复旦附小三年级学生共同走进高分子科学系实验室,通过趣味实验和互动讲解,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种子,以实际行动争当科技创新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支部党员引导同学们参观了我系多个示范性实验室,向大家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前沿领域与日常科研工作的环境,给予同学们对于科学探索更加直观的认识。随后,支部党员为同学们演示了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氨水喷泉实验引来阵阵惊叹,酸碱中和滴定计算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原理的好奇;银镜反应环节中,每位小朋友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银镜小瓶,体验了科学动手实践的乐趣,在趣味互动中传递了绿色化学理念。

活动最后,支部为小朋友们发放了复旦特色纪念品,并共同合影留念。附小老师和家长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科普实践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科学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研究生第二党支以“从科技创新到落地”为组织生活主题,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和科研实践,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了深入学习与交流。党支部书记刁卓凡介绍了科研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实力,回顾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重要历史意义及成就,并讨论了即将举行的阅兵,反映国家综合实力与安全保障水平。

在交流环节,支部全体成员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和实际学习体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普遍认为研究生党员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提升政治素养和国际视野,更应将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探索科研成果转化路径,将实验室中的技术创新落地应用,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支部党员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党员责任,在科研攻关、技术突破、学术创新中体现担当精神,推动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有效衔接,为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郑浩同志带领支部同志开展理论学习,他提到“创新是复旦与生俱来的基因”、“创新型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等内容,接着带领大家线上集体观看了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金力校长讲话,学习讲话中“三个甲子的历史逻辑”、“创新基因的文化内核”、“创新型大学的实践要求”三大核心要点,并结合校史馆线上资源,简要梳理讲话中“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主线,强调“创新是贯穿双甲子的不变主题”。随后,支部宣传委员欧凯琴同志总结了如“创新是复旦与生俱来的基因”“创新型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突破边界需要改革的勇气”等相关金句,分享给全体支部党员共同学习。

紧接着,支部党员结合支部成员研究方向,围绕“校长讲话对我的科研启示”开展研讨。由预备党员吴冰洁同志作为代表,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科研创新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作为复旦博士生,在复杂环境中正心明道、守德自重,才能够做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究生第四党支部:

研究生第四党支部针对暑期上海国际集团参访实践,借本次组织生活进行了暑期实践相关分享,学习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党建赋能企业发展”。

 首先,党支部书记秦业栋同志为支部全体成员介绍了党支部实践团队暑期前往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学习的实践经历,实践团队通过参观集团发展历史陈列室,深入了解了集团的发展历程,近距离感受上海国际集团40年来的发展脉络。同时借助“红色文化进国企”的主题展览,系统了解到了上海国资国企发展进程和工商业、金融业变迁过程,感受到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与集团蕴含的红色血脉,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力量。参与本次实践的明敏娣同志作为代表,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活动感想。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并非抽象蓝图,而是如陈列室中展示的那般为国企注入能量,上海国际集团的发展历程清晰印证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引导,打破传统,在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等关键领域布局,从而服务实体经济。



研究生第五党支部:

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于2025819日开展“扎根实验室,心系国家事——理工科学子的贺信学习与实践”组织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这为理工科学生的成长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此主题,支部展开深入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扎根实验室”是理工学生的本职和根基。这意味着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掌握先进实验技能,更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毅力。“心系国家事”则明确了同学们的价值归宿。大家认识到,不能只为发论文而做研究,更要思考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推动进步的现实力量。最后,大家形成共识,要将学习贺信精神转化为“扎根实践,顶天立地”的行动自觉,努力成为既精通专业、又胸怀家国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真正把学问做在祖国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