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高分子科学系朱亮亮研究员团队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04


8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朱亮亮研究员团队完成的“基于单一发光团的响应型多重发光材料”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内容源于团队的早期研究,主要完成人包括吴宏伟、贾小永、李旭萍、岳兵兵(主要完成人合影见下图)。



朱亮亮课题组早期团队(摄于2017年):第一完成人朱亮亮(前排左四: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第二完成人吴宏伟(前排左二:2017年课题组联合培养博士毕业,现东华大学研究员、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第三完成人贾小永(后排左四:2018年课题组博士后出站,现河南大学副教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助获得者、河南大学青年英才);第四完成人李旭萍(前排右三:2019年课题组博士毕业,现内蒙古大学研究员、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人才);第五完成人岳兵兵(前排右二:2019年课题组博士毕业,现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获得者)。

项目围绕如何调控分子的多重激发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发光团分子的合理设计改性,成功创制了一系列基于单一发光团的响应型多重发光材料。主要创新点包括:1)聚焦发展基于多硫芳烃、吲哚胺、薁等特色结构,提出了激发态能隙平衡的分子设计策略,仅借助其单一发色团,实现了分子层面本征的高效多重发光。该特性突破了传统上多重发光性质对特殊分子构象的依赖性,在溶液和不同相态的固体层面均展现了广泛的适用性;2)建立了外部刺激精准调控分子间作用的新机制,实现了体系多重发光信号强度或比率的原位动态转换,利用该机制能够指导不同序列结构的多重发光信号的原位调控;3)通过将上述发色团与高分子材料通过非共价键合方式精准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多重发光及动态调控能力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在荧光检测领域展现出显著提升的精度,有效减少了荧光影像的偏差,为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带来了变革性进展。系列成果在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纳米和聚集态科学、功能材料化学及超分子化学等领域内产生了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