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复旦大学校友会高分子科学系分会(简称:复旦高分子校友会)在化学高分子楼举办第三期校友论坛,本次论坛围绕“高分子材料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应用前景的产学研探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业化路径。
本次论坛由复旦高分子校友会主办,复旦大学应用技术发展中心和上海复旦科技园发展研究院共同协办,高分子科学系校友、师生、产业界、金融界人士等近40人参加。论坛由复旦高分子校友会理事姚增增主持,高分子科学系副系主任孙雪梅老师致开幕辞。孙老师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说:“高分子材料兼具传统与创新优势,在人形机器人这一前沿领域潜力巨大。希望通过校友会的平台,推动学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助力行业全链条发展。”
在报告环节,世索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特种材料部经理张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员凌盛杰和陈培宁、国金证券化工首席陈屹、鹿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赵广志等人做了分享。
首先,张妍经理以“轻质高强材料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为主题进行分享,她从市场应用、技术突破和协同创新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她指出,轻量化是当下人形机器人硬件的发展需求,采用机械结构系统集成化设计及金属材料替代等方式可实现轻量化;她还特别强调了跨领域协作在设计与选材环节中的重要性。
随后,凌盛杰研究员在“人工智能结合生物力学辅助产品优化设计”主题演讲中,从自己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在轻量化设计与结构设计方面为切入点展开分享,并以安踏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结合生物力学辅助产品优化设计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接着,陈培宁研究员以“全柔性生物电子器件和光系统”为主题展开交流。陈老师团队开发的纤维电子器件,通过编织技术实现了显示与传感兼备的功能,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新思路。
紧接着,陈屹分析师进行分享,他的分享主题是“人形机器人:开启量产元年,材料端迎来机遇”。首先他以人工结构蛋白质为例,从效率、成本和可信度方面进行分析,他说AI的出现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未来AI将成为重要的产业趋势,密切影响化工行业的发展。随后又介绍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现状。
最后,鹿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赵广志围绕‘人形机器人当下的应用前景’这一主题,分享了该企业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初创公司的看法和见解。他从机器人未来的市场、技术架构和场景探索等方面展开讨论。他说:“人形机器人为未来20年最大的市场;选择好的落地场景非常难得,考研创业团队的技术、工程商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主题分享环节结束后,产业界与学界代表围绕“技术攻关与商业化平衡”展开热议。高分子材料的跨界应用是必然趋势,未来需进一步整合高校研发资源、企业需求与资本支持,构建可持续的协同创新生态。本次论坛为高分子材料与智能机器人交叉领域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勾勒出产学研融合的新图景。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高分子材料的创新应用将持续推动行业向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供稿:复旦大学校友会高分子科学系分会